個人化的營養需要

每個人因為性別、年齡、身高、體重、活動量、吸收能力與健康狀態等因素之差異,所需要的熱量與營養素皆不同。因此,在營造健康體位的目標下,我們建議應強調「個人化」的熱量與營養素需求。那麼,如何評估與調整自己的攝取狀態,方能符合自己的營養需要呢?在資訊工具發達的今日,有不少線上的計算器能夠幫助估算個人需要量的多寡,同時也能透過簡單的儀器﹝例如:體脂計﹞提供身體組成的現況資訊,協助進行飲食需要量的調整。WAKE.TAIWAN系列網站與衛生福利部官方網站,分別提供有營養需求線上估算與營養成分資料庫等查詢工具。以下介紹幾個常用工具與連結,提供大家參考使用:
健康體位促進網 我的飲食建議計算器:這個計算器會依據您輸入的年齡、性別、身高、體重與活動量等數據,協助進行個人化營養需要量的估算。其中,特別需要強調的是:每個人的每日熱量需要會因為活動量而異動,若某段期間活動量突然增加或突然減少,就需考慮重新估算熱量需要,依此調整飲食所需份量,才不至於因攝取過多或不足,而造成身體的負擔或損耗。
健康體位促進網 我的一份是多少: 介紹飲食中六大類食物一份的概念。
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制署 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 :提供各類食材每100克份量的營養成分資訊。請注意,該資料庫中的估算基礎為每種食材均取量100克所估算而成。這與一般營養建議中定義的「一份」之份量並不盡相同;一般營養建議中「一份」的概念,是以該項食材的主營養成分含量來取決。此細節上的差異性必須留意,方能正確取用食材的份量,正確的供應身體的需要。
認識了常用的線上工具之後,我們還需要一台簡單的機器,就是能測量體重與估算身體質量指數(BMI)、體脂肪率、肌肉量的「體脂計」。目的是藉助每天或每週在固定時段進行的測量紀錄,每月定期評估量測結果,用以檢視:(1)目前的營養攝取與運動量是否有達到體位的階段管理目標? 以及,(2)藉由體脂計量測結果的曲線,評估後是否有重新調整飲食量的需要?
對於體位偏離健康指標的朋友,無論是體重過重或者體重過輕,我們都建議您避免追求速效的操作,例如:過低或過高的熱量攝取;我們鼓勵您以漸進的方式做改善,例如每週以0.5公斤的速度來調整修正。同時我們也鼓勵您重視肌肉的品質(肌力與肌耐力﹞、肌肉量與體脂率的健康化,而不是單純的著眼於體重數字的改變。
以上資訊提供您參考,祝您 身體強健、心情愉快!
WAKE.TAIWAN 編輯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