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11 我的居家日常飲食 (個人組)

參賽作品:
健康生活型態- 飲食
心得分享
平日在家煮的餐點都以客家菜為主,依據食物紅黃綠原則,盡量選用綠燈食物、少數黃燈食物,偶爾會有紅燈食物,不過基本上不會有油炸食物。
全穀雜糧類通常是紫米飯或薏仁飯,晚餐時間會準備2-3種水果(這部分沒有拍照)
這裡簡介平日晚餐常見的菜色與照片供參考(照片1),菜餚多用低溫烹調或水煮,因為整體調味偏清淡,所以右下角有辣醬讓大家自由蘸取。
豆魚蛋肉類:
毛豆、茶葉蛋、炒蛋、肉片
蔬菜類:
青菜、竹筍、紅蘿蔔、冬瓜、洋蔥
堅果種子類:花生
如果當天比較多人用餐,會準備比較多道菜,讓大人小孩可分別選擇自己想吃的菜,客家鹹豬肉是很偶爾出現的紅燈食物(照片2)
全穀雜糧類:水煮玉米、蒸南瓜
豆魚蛋肉類:毛豆、蒸蛋、雞蛋豆腐、肉片(無調味)、洋蔥豬肉片(醬油滷)
蔬菜類:清炒花椰菜、清炒高麗菜、水煮蘿蔔
因為長輩口味較鹹,所以每餐還是會有1-2道黃燈食物,像是照片3:右邊中間的脆瓜,這是自己將小黃瓜加醬油、糖、醋製作的,自製可掌握調味料用量,就不會吃得太鹹太甜,又可以滿足想吃醬瓜的慾望;左邊中間的是醬燒苦瓜,因為苦瓜單用炒的容易使用太多的油,偶爾使用醬油來燒煮苦瓜,軟軟鹹鹹的小孩也願意吃,搭配醬油的香氣還可以提昇苦瓜的口感。
每一餐盡量選用多項食材,如果有大家比較不容易接受的食物就煮少量一點,譬如絲瓜加上地瓜讓吃起來的口感和味道比較豐富(照片3)、秋葵可以切小片、紅蘿蔔切片或切絲當作搭配混入每道菜之中(照片4),這樣就不會直接排斥整道菜都不吃,而且即使每天看見一樣的食物也不會覺得太乏味。
以上平日的餐食選擇和大家分享~